复宏汉霖科终止创板上市,去年收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上半年首次盈利2亿

时间:2023-09-29 01:26:52 来源:《1819岁macbookpro》-免费版片

原标题 :复宏汉霖科终止创板上市,复宏去年收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汉霖上半年首次盈利2亿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7月3日晚  ,科终复星医药公告 ,止创终止推进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科创板上市事宜。板上保留报告

复宏汉霖主要从事生物药的市去审计上半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年收年首2019年复宏汉霖于港股上市,次盈次年复星医药便推进复宏汉霖A股的利亿上市事宜。

截至2022年末 ,复宏复宏汉霖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汉霖其中核心产品汉曲优和汉斯状已实现商业化  。科终

与此同时 ,止创7月3日下午复宏汉霖披露 ,板上保留报告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2亿。市去审计上半在此背景之下 ,复星医药却终止了复宏汉霖的A股上市进程。

消息面上,今年4月宝宝树CFO爆料复宏汉霖利用“结构单”上市,即可能存在利用资金循环手段虚假扩大IPO发行规模的情形,涉嫌构成虚假上市。

同在4月,复宏汉霖2022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意见。据事务所安永披露 ,复宏汉霖于2019年9月25日与尚乘订立投资管理协议。

而这份投资管理协议 ,在2019—2021年的财报中并未提及,且至少导致公允价值亏损3.9亿  。

展开全文

复宏汉霖A+H“梦碎”

7月3日晚,复星医药公告 ,终止推进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宏汉霖”)推进科创板上市事宜 。

股权结构上,复星医药通过100%控股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复宏汉霖合计53.61%的股权。

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2月24日 ,主要从事生物药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复宏汉霖已于2019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次年复宏汉霖便提交了申请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备案资料 ,并于2020年4月获得正式受理。

业绩面上 ,复宏汉霖2023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消息面上,复宏汉霖2022年财报被出具了保留意见 ,而在此之前的财报均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而保留意见主要源自复宏汉霖一份2019—2021年未披露的投资管理协议。

据复宏汉霖2022年报披露,复宏汉霖于2019年9月25日与尚乘环球市场有限公司(下称“尚乘”)订立投资管理协议 。

根据投资管理协议,复宏汉霖向尚乘存入1.17亿美元 ,同时聘尚乘提供投资管理服务。

2020年、2021年复宏汉霖从尚乘共赎回0.31亿美元,截至2021年末账户还结余0.86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51亿。

2022年 ,复宏汉霖透过尚乘账户购买三名私人实体发行的本金总额为0.86亿美元的承兑票据 ,并作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不过,该票据于2022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0.23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6亿  ,导致公允价值亏损3.9亿 。

据安永表述 ,虽然复宏汉霖提供了从尚乘取得了截至2022年末的报表,但复宏汉霖未能提供签署的票据购买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4月宝宝树CFO徐翀实名爆料,复宏汉霖与尚乘利用“结构单”上市,即可能存在利用资金循环手段虚假扩大IPO发行规模的情形,涉嫌构成虚假上市 。

所谓“结构单上市”,即公司在上市前找到某投资机构 ,随后该投资机构先出钱认购部分IPO份额 ,公司IPO成功后将机构出资的金额以购买理财的方式归还该投资机构。

“未披露”的投资交易,与宝宝树CFO徐翀的爆料 ,令复宏汉霖与尚乘的投资管理协议显得扑朔迷离。

资料显示 ,尚乘环球背后控制实体为尚乘集团(AMTD),据官网介绍尚乘集团核心业务涵盖金融服务、数字解决方案 、媒体及文化 、教育及培训 、地产投资与管理等 。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起尚乘集团为在港上市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广州富力等房地产客户完成近80单债券资本市场交易,融资额超过300亿美元。

上半年扭亏为盈,核心产品创收近8亿

与此同时 ,7月3日下午 ,复宏汉霖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预计将实现2亿利润,而去年同期复宏汉霖亏损了2.521亿,为复宏汉霖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据复宏汉霖解释  ,其之所以可以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主要源于核心产品汉曲优和汉斯状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及公司精细化管理下的成本控制。

具体来看 ,2023年上半年 ,汉曲优第一季度实现国内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386亿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6.7%;而2022年3月正式获批上市的汉斯状 ,截至2022年末上市9个月销售额达3.391亿 ,并于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销售收入约2.498亿。

生物药的研发、新药的上市均需要金额不菲的投入。2022年,复宏汉霖研发开支13.95亿,销售费用10.49亿 。

据同花顺数据,2018—2022年复宏汉霖亏损金额连年扩大,累计亏损40.42亿 。在此背景下,复宏汉霖并没有积累太多了资金沉淀 。

截至2022年末 ,复宏汉霖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8亿,与此同时短期借款达25.22亿,长期借款11.55亿;其中 ,一年内到期的应付银行借款达24.41亿。

截至2022年末 ,复宏汉霖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18项适应症获批。在研管线方面,据复宏汉霖官网披露,其共有16个临床在研产品。

推荐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